这几天你要是光看特朗普团队的推特,你可能真觉得美国“再次伟大”了,就差在白宫门口放挂鞭炮庆祝了。他们团队上蹿下跳,高喊着对巴西、日本、韩国的关税战取得了“史诗级胜利”。
先看看这几份让特朗普团队高潮的“胜利协议”.
跟日本谈,签了个5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协议。听着挺多是吧?关键是后面那句:90%的利润归美方。日本出钱、出技术、出人,累死累活地在美国建厂,最后挣了10块钱,9块都得恭恭敬敬地交到山姆大叔手里。这哪是商业协议,这简直就是现代版的《广场协议》,就差把“我是来抢钱的”写在脸上了。
再看韩国,更狠。一个“单向免税”条款,直接让韩国的产业大门对着美国敞开,连块遮羞布都没留。汽车、半导体、家电,美国货进来如入无人之地,韩国自己的企业在国内市场上,要跟享受着“超级国民待遇”的美国公司贴身肉搏。这仗还怎么打?
最戏剧性的,还得是欧盟。冯德莱恩,这位欧盟委员会主席,在苏格兰的一个高尔夫球场上,跟美国人谈笑风生。一小时后,一份协议诞生了。欧盟点头哈腰地接受了15%的汽车关税,还承诺买7500亿美元美国的液化天然气,这价格,比国际市场价足足贵了37%!另外,还得送上6000亿美元的投资大礼包。消息传回欧洲,欧洲议会那帮议员们都快气炸了,痛骂这是“导致欧洲产业空心化的卖身契”。
特朗普团队拿着这几份协议,就像拿着战利品一样到处炫耀。可他们没想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问题:靠威逼利诱签下的单子,能算数吗? 你把刀架在别脖子上,别人当然会说“我给钱”。可一旦你的刀挪开了,或者别人手里也有了刀呢?
这不,最直接的报应就来了。
你以为特朗普对谁都这么横?一碰到中国,他立马就没了底气。为什么?因为真刀真枪干过,知道疼。
美国媒体自己都兜不住了,前阵子《华尔街日报》爆了个料,说要是再头铁,对中国商品加征10%的关税,美国老百姓每年就得从口袋里多掏出480亿美元。这是什么概念?平摊到每个美国家庭,就是一年要多花370美元去买手机、电视、衣服这些“中国制造”。在通胀还没完全压下去的今天,这笔钱,谁来出?
这还只是看得见的。看不见的呢?就说铜。美国商务部和花旗银行的报告都快把这事儿喊破喉咙了:美国本土的铜材缺口已经达到了30%! 如果对铜加关税,空调、新能源车的线束成本立马飙升15%到20%。这不就是对着自己的制造业心脏开枪吗?特斯拉的马斯克估计头都大了,车还没卖,成本先涨了一大截。
供应链的崩盘,现在在港口看得一清二楚。就上个月,美国十大集装箱港口的吞吐量,同比暴跌7.9%,而且是连续第二个月加速下滑。
如果说,供应链的脆弱是美国的内伤,那美元霸权的松动,就是釜底抽薪了。
很多人想不通,美国为啥突然对巴西下那么重的手,关税直接加到50%?疯了吗?其实,他是怕了。怕的不是巴西那点钢铁和农产品,怕的是巴西总统卢拉带头掀起的“货币起义”。
前不久的金砖国家峰会上,卢拉老爷子振臂一呼:“为什么所有的国际贸易都要用美元来结算?这是殖民时代的遗物!”这话简直说到了所有新兴国家的心坎里。
这可不是光喊口号。巴西转头就跟咱们中国签了本币结算协议,现在,巴西卖给中国的铁矿石,84%是用人民币结算的;卖给中国的大豆,79%也是用人民币。沙特,美国几十年的铁杆盟友,也开始在石油交易中全面推进“去美元化”。东盟十国,悄悄地搞了个本币结算中心。
最狠的还是巴西央行,就在上个月,毫无征兆地一天之内抛售了28亿美元的美国国债,转手就换成了黄金储备。这个动作的信号意义,比那28亿美元本身要重要得多。美元霸权这张网,就是靠全球贸易结算和各国央行的外汇储备撑起来的。现在,大家都开始想办法从这张网里钻出去了。
美国能不急吗?眼看着卢拉这个“带头大哥”振臂一呼,应者云集,再不敲打敲打,这股去美元化的浪潮就要席卷全球了。所以,50%的关税就来了。这哪里是贸易制裁,这分明是金融维稳,是杀鸡儆猴。
说回到欧洲。很多网友总觉得欧盟“膝盖软”,安全上依赖美国,经济上不敢怎么样。之前冯德莱恩签那份协议的时候,这种声音最响。
这份被逼着签下的协议,极大概率会变成一张废纸。 欧洲那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,哪个不是人精?他们可能一时被美国的霸道给唬住,但回过神来,绝对会找回场子。
果不其然,打脸的消息来了。
法新社发了条重磅报道,法国总统马克龙,对着全世界的记者,几乎是点着名地批评。他说,在之前的贸易谈判中,欧盟表现得“过于天真和软弱”,完全没有展现出应有的战略力量。
这话已经说得很重了。“天真”、“软弱”,这对于一个政治家,尤其是大国领导人来说,是极具羞辱性的词汇。马克龙紧接着就放了狠话:后续的谈判,欧盟必将采取强硬得多的立场!
这不就是公开告诉全世界:之前那份在高尔夫球场签的“卖身契”,我们不认了!我们要重新谈!
当美国以为已经搞定了欧洲这个最大的贸易伙伴,可以集中精力去对付别人的时候,他最坚实的盟友,却准备从背后给他来一下狠的。
欧洲为什么醒了?因为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疼。美国卖给他们的高价天然气,让德国的巴斯夫这种化工巨头都快撑不住了,成本压不下来,只能把生产线往外搬。那6000亿的对美投资,更是抽走了欧洲本土最需要的资金,加速了自身的产业空心化。美国这是在吸盟友的血,来补自己的窟窿。 欧洲人再迟钝,也该明白过来了。
所以你看,整个局面是不是很有意思?
放眼全球,那些被打疼了的国家,并没有坐以待毙。他们开始悄悄地拉帮结派,建立一个个“去美国化”的小圈子。产业链在转移,结算货币在变化,大家都在为那个“没有美国”的世界做准备。
最要命的是,他最看重的盟友欧盟,在被狠狠地宰了一刀之后,也醒悟了过来,准备撕毁协议,反戈一击。
美国看似赢了每一场战役,却输掉了整个战争。它用关税大棒打走的,不只是贸易顺差,更是过去几十年建立起来的信任和秩序。 当所有人都开始寻找替代方案的时候,那个被孤立的,最终只会是华盛顿自己。
配查查-网上的股票配资怎么样-股市策略配资-配资靠谱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